2012年5月16日,在中國科學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、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和北京十二中學的共同努力下,第三場“中國科學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/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拓展項目”專題報告會在北京市十二中學成功舉行。報告邀請到馬來西亞大學化學系Rauzah Hashim教授,她為該校高一和高二實驗班200余名師生帶來題為“什么是化學”的精彩報告。北京師范大學涂展春教授為報告作了精彩的口譯。
報告中Hashim教授從古代煉金術開始,系統(tǒng)的向同學們介紹了古代和現(xiàn)代化學的區(qū)別和聯(lián)系、化學和化學家的演變過程等科普知識。隨后Hashim教授以自身為例介紹了學習化學的目的,并向同學們提出了“為什么要學習化學?”的問題:第一,學習化學有助于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;第二,可以從不同視角去理解現(xiàn)今的事物;第三,可以提高解決問題能力;第四,對生命意義有所理解?;瘜W是一門中心科學,它與環(huán)境科學、地球科學、工程學、物理學、生物學、制藥學等多領域息息相關,它也是一種挑戰(zhàn)。Hashim教授講到現(xiàn)代化學涉及的領域與物理研究很緊密,熱力學四個定律、量子理論、統(tǒng)計理論即為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內(nèi)容。她生動的向同學們介紹了四個定律的含義與實際應用。
在一個小時報告中,同學們在Hashim教授的引導下,從另一個角度對“什么是化學”、“為什么要學習化學”、“化學家應該具有哪些社會責任”等諸多問題有了新的理解和認知,Hashim教授也被同學們的熱情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染,她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“我用我的雙手和大腦來尋找答案,我不斷研究直到得出正確的道理,我從中追察錯誤”的科學方法,并運用于將來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中。最后,Hashim教授將精心準備的書籍贈送給了北京十二中圖書館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