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1日上午,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莊嚴肅穆,東禮堂門庭上方懸掛著“送別郭漢英”橫幅,禮堂正廳上方懸掛著“沉痛悼念郭漢英同志”橫幅,郭漢英生前愛聽的小提琴音樂在禮堂回蕩,郭漢英遺體安放在鮮花叢中。
上午9點,原中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組長、黨組成員王庭大,北京分院黨組常務(wù)副書記、副院長項國英,以及有關(guān)兄弟單位的領(lǐng)導,郭漢英生前好友、同事、學生及親屬約500人參加了送別儀式。
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老所長、中科院老院長周光召,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、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、費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先生、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張梅穎、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王志珍、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、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、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、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長趙憲庚等分別以個人名義送來花圈。
郭漢英去世后,戴元本院士親筆題寫了 “時空邃理 半世耕耘 文采斐然 此去知君難割舍 眷顧深情 平生交誼 英才零落 今來豈我易為之”挽聯(lián),以表達自己的哀悼。何祚庥、郝柏林、蘇肇冰、于淥、歐陽鐘燦、吳岳良、孫昌璞院士、理論物理所所領(lǐng)導和廣大職工以及研究生分別以唁電、回憶、追思和參加告別儀式等方式對郭漢英去世表示哀悼。
陸啟鏗、甘子釗、冼鼎昌、趙光達、張宗燁、霍裕平、葛墨林、陶瑞寶、夏建白、陸 埮、賀賢土、陳建生、李惕培等院士以及郭漢英生前的海外朋友美國衣阿華州大學楊炳麟、美國康內(nèi)爾大學戴子海、美國馬利蘭大學胡比樂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章義朋、香港中文大學楊綱凱、臺灣“中央大學”李弘謙、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潘國駒、新加坡國立大學陳宇綜和郭漢英生前的國內(nèi)各界朋友以及親屬和學生分別以唁電、送花圈、參加告別儀式等方式對郭漢英去世表示哀悼。
郭漢英病逝后,還有很多單位發(fā)來了唁電(排名不分先后):中國科學院辦公廳、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、中國科學院基礎(chǔ)科學局、清華大學、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、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、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、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、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、復旦大學物理系、南開大學數(shù)學所、中國科學院高等科學技術(shù)中心、北京應(yīng)用物理與計算數(shù)學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、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(shù)學院、浙江大學物理系、浙江大學浙江近代物理中心、山東大學物理學院、南開大學物理學院、新疆大學物理學院、南昌大學相對論天體物理與高能物理中心、寧波大學理學院、吉林大學物理學院、吉林大學理論物理研究中心、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、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(shù)學院、中國物理學會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分會、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、上??茀f(xié)雜志編輯部、大型人物傳記文獻記錄片《時代之子·郭沫若》攝制組全體、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中心、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理論物理室、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現(xiàn)代物理知識編輯部、中科院與社科院“金融與管理科學”課題組、北京工業(yè)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、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、郭沫若紀念館、中國郭沫若研究會、四川郭沫若研究會、四川樂山沙灣郭沫若舊居博物館、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引力與相對論研究中心、中國物理學會引力和天體物理分會、清華大學物理系、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文化中心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、清華大學物理系、清華大學物理系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所、四川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(shù)學院、中國科技大學交叉學科理論研究中心、杭州師范大學物理系、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院、華東師范大學粒子物理研究所、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、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院等。
郭漢英研究員住院期間,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,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,理論物理所所領(lǐng)導以及廣大職工、研究生和生前好友都非常關(guān)心郭漢英的病情,多次到醫(yī)院探望和慰問。

